热点快讯!淘宝如何购买烟丝货源”暗度陈仓”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淘宝平台上出现大量通过”暗语交易”“图片遮挡”等方式违规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这些商家以”茶丝”“香草”“手卷材料”等名义,通过隐蔽渠道向消费者提供烟丝产品,涉嫌违反《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

一、暗语交易:当”云南特产”变身烟丝代名词

在淘宝搜索栏输入”手卷丝”“烟丝代购”等关键词,平台会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相关商品”。但记者发现,商家们已经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暗语体系”:

  1. 商品名称伪装:”云南特级晒青丝”“手工艺品原料”“香道专用材料”
  2. 图片处理技巧:展示未切割的烟叶原图,或使用马赛克遮挡关键部位
  3. 客服话术引导:”详情咨询客服”“看主页其他商品”

某销量超过2000的店铺客服向暗访记者表示:”我们这是云南特产,具体用途不做说明。下单备注’特级’会发更好的货。”当记者追问是否烟草时,对方立即撤回消息并回复:”亲,我们只卖茶叶。”

二、物流环节的”化整为零”策略

这些商家在物流环节同样采取多种规避手段:

  1. 分拆发货:将500克烟丝分成5个100克小包,通过不同快递公司发出
  2. 伪装包装:使用食品包装袋、茶叶罐等作为外包装
  3. 虚拟发货:物流信息显示”文具”“日用品”等虚假品类

2023年4月,杭州警方破获的某网络售烟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淘宝店铺”滇西土特产”累计销售烟丝超2吨,涉案金额达80余万元。该案主犯王某交代:”我们每个月更换一次店铺名称,用‘老客户加微信’的方式维持生意。”

三、平台审核面临技术对抗

淘宝安全团队负责人表示,目前发现的违规店铺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1. 快速迭代:平均存活周期15-30天,被查封后立即注册新店铺
  2. 跨平台联动:引导消费者转向微信、QQ等社交平台完成交易
  3. 技术对抗:使用AI生成不露关键特征的商品图片

2023年双11期间,平台下架的涉烟商品链接达1.2万条,但据业内人士估计,实际违规商品数量可能是这个数字的3-5倍。”就像打地鼠游戏,封一个冒出来两个。”某电商平台审核员这样描述现状。

四、法律专家:已构成行政违法

中国政法大学烟草法律研究中心指出,此类行为涉嫌多重违法:

  1. 未经许可经营:违反《烟草专卖法》第三条
  2. 偷逃税款:未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
  3. 虚假宣传: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2022年上海某法院判决的案例显示,店主李某因通过淘宝销售烟丝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判决书明确认定:”以隐蔽方式规避监管,主观恶意明显。”

五、消费者权益的双重风险

购买此类商品的消费者同样面临多重风险:

  1. 质量隐患:某地市场监管部门抽检显示,网购烟丝不合格率达67%
  2. 资金安全:2023年3月,江苏多名消费者投诉支付后遭遇”店铺消失”
  3. 法律风险:云南某高校学生因多次网购烟丝被烟草专卖局处以罚款

北京市控烟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青少年通过电商平台接触烟草制品的比例从2019年的12%上升至2023年的29%。协会负责人强调:”这种‘暗度陈仓’的销售模式,正在成为青少年控烟的新漏洞。”

六、监管技术升级进行时

面对日益隐蔽的违规行为,多方正在加强技术防控:

  1. 语义识别:阿里安全团队研发的”绿网3.0”系统新增烟草关联词库
  2. 图像AI:对商品图片进行烟叶特征识别
  3. 物流追踪:与快递企业建立可疑包裹联合研判机制

2023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多部门开展的”清网行动”中,累计查处违法互联网售烟案件1400余起。但执法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违法者开始用谐音字、符号分割等方式对抗关键词过滤,比如把‘烟丝’写成‘因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