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烟草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讨论热潮。据行业内部消息显示,包括中华、玉溪等知名国产品牌与万宝路、七星等进口香烟的批发价格体系正经历深度调整,多家烟草批发商打出”货真价实”的宣传口号,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批发价体系透明度提升 消费者直接受益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主要香烟品牌的批发价呈现明显差异化特征。以中华(硬盒)为例,其单条批发价维持在450-480元区间,较零售价低约15%;而云南产玉溪(软盒)的批发价稳定在220-240元/条,与终端价差保持在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区域经销商开始尝试”价格公示”制度,将批发价直接标注在供货清单上。
“过去批发价都是行业秘密,现在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主动公开。”从事烟草批发十余年的王经理告诉记者,”这既是对’货真价实’承诺的践行,也能增强渠道商信任度。”
进口香烟价格波动明显 日系品牌受追捧
在国际品牌方面,市场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数据显示,万宝路(红)单条批发价从年初的320元上涨至目前的350元左右,而七星(蓝)则保持280元/条的稳定价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香烟品牌近期批发量同比增长显著,某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透露:”和平、峰等日系香烟的批发订单量季度环比增长达40%。”
2023年第三季度,上海海关查获一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的走私香烟案,查扣的万宝路、七星等品牌香烟经鉴定均为正品,但批发价格仅为市场价的60%。该案件暴露出非正规渠道的价格乱象,也促使正规渠道加强价格透明度建设。
电子烟纳入监管体系 批发价格趋于规范
随着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监管,其批发价格体系也逐步规范化。目前主流换弹式电子烟单杆批发价集中在120-150元区间,烟弹批发价约为零售价的65%。深圳某电子烟生产商市场总监表示:”国家标准实施后,电子烟批发价差从原来的50%缩小到35%左右,这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2024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电子烟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查处了一批虚标批发价、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其中某品牌因以”特价批发”名义实际加价销售,被处以30万元罚款并责令整改。
区域差价仍然存在 南方市场更具价格优势
从地域分布来看,香烟批发价格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的批发价普遍低于北方地区,以黄鹤楼(软蓝)为例,广州批发市场报价195元/条,而北京同型号产品批发价达到215元/条。行业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与物流成本、区域消费习惯等因素相关。
云南某烟草种植基地负责人透露:”我们直供的批发商能拿到比二级市场低8%左右的价格,但这种优势通常只在省内流通环节体现。”这种区域性价格差异也催生了部分”串货”现象,即经销商跨区域采购以获取价差利润。
免税渠道价格优势显著 监管持续加强
免税渠道一直是香烟批发的重要来源。据了解,海南离岛免税店中华香烟单条售价380元,较内地批发价低近20%;而日上免税行的万宝路三条装售价仅850元,相当于单条283元,较普通批发渠道优惠约20%。
但免税香烟的流通也面临严格监管。2023年底,多地海关开展打击免税品走私专项行动,查获违规流通的免税香烟案值超5000万元。某国际机场免税店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每笔香烟销售都要核对旅客离境信息,批发式采购基本不可能了。”
真假鉴别技术升级 保障”货真价实”承诺
为维护批发市场价格秩序,烟草行业持续升级防伪技术。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查获假冒卷烟31.2万件,同比下降12%,但案值仍高达18.6亿元。目前主流品牌均已启用二维码追溯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真伪并查看建议零售价。
杭州某烟草鉴定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假烟仿真度越来越高,但通过我们的专业设备,可以从滤嘴材料、包装印刷等多个维度进行鉴别。”该中心每月接收的鉴定样本中,约有15%被确认为假冒产品,这些产品往往以”低价批发”为诱饵流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