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汕尾市多名消费者向媒体反映,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品牌卷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已形成一条从线上销售到线下配送的假冒卷烟灰色产业链,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图便宜”心理实施”调包计”,涉案金额或超千万元。
一、消费者亲述:高价买来”山寨烟”
“花了680元买的一条中华,抽起来像烧稻草!”汕尾城区个体户陈先生向记者展示其3月15日在某社交平台购买的卷烟。包装上虽印有防伪标识,但经烟草专卖局鉴定,该批卷烟系使用回收烟盒二次包装的假冒产品。
无独有偶,陆丰市林女士在某拼购平台以市场价7折购入的”芙蓉王”,到货后发现:
– 烟支印刷模糊
– 烟丝发黑有异味
– 扫码验证显示”该码已被查询137次”
二、暗访调查:造假手段”与时俱进”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暗访发现,不法分子主要采用三种造假方式:
-
“旧瓶装新酒”术
收购高端烟盒,填充劣质烟丝。某造假窝点工人透露:”一条软中华盒子能卖50元,装上10元的烟丝就能卖400多。” -
“科技造假”手段
使用高仿喷码设备,可复制任意品牌卷烟编码。检测显示,部分假烟激光喷码的烧灼痕迹与真品存在微米级差异。 -
“物流掩护”套路
通过云仓代发模式,将假烟混入正规物流。某快递网点负责人承认:”每天有上百单‘茶叶’‘礼品’实际是烟草。”
三、执法现场:查获百万级造假设备
4月12日,汕尾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门突袭海丰县某工业园区,查获:
– 全自动卷烟封装机3台
– 假冒”双喜”“玉溪”等品牌包装材料2.3吨
– 已封装成品卷烟1200余条
办案人员介绍,该窝点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模式,日均销售额超5万元,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
四、行业警示:网购烟草这些陷阱要当心
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网络销售卷烟属违法行为。目前发现的消费陷阱包括:
-
价格陷阱
低于市场价30%以上的”免税烟”“海关罚没烟”均为假货。真品卷烟全国统一零售价浮动不超过5%。 -
验证陷阱
部分假烟使用”套号”技术,同一验证码可对应数十条假烟。正规卷烟扫码应显示”首次查询”。 -
售后陷阱
98%的售假商家采用”闪退”模式,消费者发现问题时店铺已注销。某平台数据显示,烟草类投诉处理成功率不足15%。
五、维权困境:电子证据认定存难点
尽管多地开展专项整治,但消费者维权仍面临三大障碍:
-
证据固定难
多数交易通过私人转账完成,聊天记录易被篡改。汕尾市消委会今年受理的27起网购烟草案中,仅6起能提供完整证据链。 -
损失认定难
假烟对身体伤害难以量化索赔。医学专家指出,劣质烟丝焦油含量可达正规产品的3倍。 -
跨区域查处难
某假烟团伙将服务器设在境外,资金通过虚拟货币结算。公安机关表示:”打掉一个窝点,第二天就能换个地方重启。”
(注:文中涉案人员均已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