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外烟代购微信微商厂家直销”鱼目混珠”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和社交电商的兴起,外烟代购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在这个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乱象。记者通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微信、微商平台上以”厂家直销”为名的外烟代购,实则存在大量”鱼目混珠”的现象,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一、外烟代购市场乱象丛生

在微信搜索”外烟代购”,相关公众号和微商账号多达上万个。这些账号大多打着”免税”“原厂直供”“海关渠道”等旗号,宣称可以提供各类国外品牌香烟。记者随机添加了20个代购账号进行调查,发现其中16个账号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宣传问题。

“我们家的烟都是从迪拜免税店直接发货,绝对保真。”一位自称”老王烟行”的微商向记者保证。但当记者要求查看相关进口凭证时,对方却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提供。在另一个名为”全球烟仓”的公众号中,商家甚至承诺”假一赔十”,但其展示的所谓”海关清关单”经专业人士鉴定系伪造。

二、典型案例:消费者遭遇”狸猫换太子”

2023年5月,北京消费者李先生通过微信代购了两条号称”日本机场免税版”的某品牌香烟,花费1200元。收货后李先生发现,虽然外包装与正品极为相似,但烟支长度、滤嘴颜色等细节存在明显差异。经专业机构检测,该批香烟为国内小作坊仿制。

“我当时就是看中他们宣传的’厂家直销’才下单的,没想到还是被骗了。”李先生告诉记者,当他联系商家要求退货时,对方先是拖延,最后直接将其拉黑。类似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外烟代购的投诉量在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67%。

三、暗访实录:代购链条暗藏猫腻

为深入了解外烟代购的内幕,记者以”想做代理”为由,联系上了一位自称在深圳有实体仓库的”上家”。该人士透露,所谓”厂家直销”的外烟,实际上大多来自三个渠道:

  1. 走私入境的真品外烟(约占30%)
  2. 国内非法生产的仿冒品(约占50%)
  3. 过期或临期产品重新包装(约占20%)

“做这行最重要的是要有’资源’。”该人士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装满各种外烟空盒的纸箱,”这些都是样品,客户要什么烟我们都能找到相似的空盒,然后往里装差不多的烟就行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代购还会根据客户的心理价位”量身定制”产品。一位化名”阿杰”的代购直言:”要便宜的我们就给高仿,要贵的就给精仿,反正普通消费者根本分不出来。”

四、监管困境:社交平台成法外之地

由于外烟代购多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易,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挑战。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类交易往往采用’单线联系+快递发货’的模式,取证难度大,查处成本高。”

2023年3月,广州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外烟案,查获假冒外烟1.2万条,案值超500万元。犯罪嫌疑人交代,其通过发展上百个微信代理,形成了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的销售网络。该案暴露出社交电商平台在外烟走私链条中的关键作用。

五、专家提醒:代购外烟风险重重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学教授张明指出,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外烟存在多重风险:

  1. 健康风险:非法生产的香烟可能使用劣质烟草,有害物质超标
  2. 法律风险:购买走私烟草制品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3. 维权风险:交易过程缺乏凭证,出现问题难以追责

“消费者不要轻信’厂家直销’的宣传,正规进口香烟都有完整的检验检疫和完税证明。”张明教授强调,”目前国内允许个人携带入境的外烟数量仅为400支,所谓’大量批发’的宣称本身就涉嫌违法。”

六、平台责任:微信加强违规账号治理

针对外烟代购乱象,微信安全中心回应称,平台一直严厉打击违规烟草交易。2023年上半年,微信共处置违规烟草营销账号3.2万个,封禁群组1.1万个。但由于违规账号往往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治理难度仍然较大。

“我们发现很多违规账号会使用谐音、变体字等方式规避审核。”微信安全团队负责人表示,”建议用户不要轻信此类交易,发现违规行为可通过客户端举报功能进行投诉。”

七、行业观察:外烟代购何去何从

随着监管趋严和消费者认知提升,外烟代购市场正在经历洗牌。部分从业者开始转向”灰色地带”更小的业务,如电子烟代购。但专家指出,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根本问题仍未解决。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外烟代购乱象,需要加强源头治理,完善跨境电商烟草制品监管政策,同时加大对社交平台违规交易的处罚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6月,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多部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清网行动”,重点打击互联网非法烟草交易。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多个大型外烟代购公众号被永久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