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各类外烟代购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平台通过频繁更新版本的方式规避监管,最新上架的”3.0国际版”“免税专享版”等应用中暗藏消费陷阱,甚至存在涉嫌走私、售假等违法行为。
一、版本更新成”保护伞”:平台频换马甲逃避监管
在某手机应用商城,一款名为”环球烟仓”的App在半年内已更新7次版本。最新上线的”环球烟仓·免税直邮版”声称”100%保真”“海关绿色通道”,但用户下载后发现,实际运营主体与备案信息完全不符。类似情况在”海淘烟社”“万国烟草”等十余款App中均有出现。
“每次被投诉下架后,他们就会换个图标和名称重新上架。”从事互联网安全研究的王工程师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某款被多次举报的代购App,通过拆分安装包、修改版本号等方式,已衍生出22个变种版本。
二、真假混卖套路深:消费者遭遇”狸猫换太子”
上海消费者李先生向记者反映,其通过”国际烟品汇”App花费1280元购买的5条日本某品牌香烟,到货后发现防伪标识与官网查询结果不符。”客服先说是版本差异,后又说可能发错货,最后直接把我拉黑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App采用”分段式”售假策略。北京朝阳区烟草专卖局近期查获的案例显示,有平台前3单发货真品获取信任,待消费者进行大额采购时再发送假冒产品。执法人员查证,某团伙通过7个不同版本的App实施该骗术,涉案金额超600万元。
三、支付系统藏猫腻:资金流向成谜
记者实测发现,”全球购烟达人”等App的支付系统存在明显异常。虽然界面显示为第三方支付,但资金实际转入个人账户。深圳警方破获的案件显示,有平台利用版本更新重置支付路径,将赃款通过虚拟货币洗白。
“这些App的支付模块就像变形虫,每次更新都会改变资金归集方式。”金融安全专家张敏指出,部分平台甚至开发了”智能切换”功能,当检测到风险时自动跳转至备用收款通道。
四、法律灰色地带:跨境代购游走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App在更新日志中刻意强调”境外服务器”“免税仓直发”等字样。重庆海关近期通报的案例显示,有平台将走私香烟伪报为”食品样品”,利用版本更新后的新物流接口逃避检查。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运输、携带烟草专卖品都需持有准运证。这些频繁更新的代购App多数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其行为已涉嫌违法。
五、监管技术博弈:AI识别面临新挑战
面对层出不穷的变种App,监管技术面临严峻考验。某省级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透露:”现在这些App上架前会做合规化处理,通过审核后立即推送违规更新包。”更有的平台采用”热更新”技术,无需应用商店审核即可修改核心功能。
网络安全公司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外烟代购的恶意App样本同比增长217%,其中83%采用版本迭代方式对抗监管。专家建议应用商店应建立”相似度比对”机制,对频繁改版的应用重点监控。
(记者持续跟踪调查发现,部分被曝光App已再度更新版本,其运营模式仍在持续变异。相关部门表示将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