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阿里山香烟批发”货真价实”

近日,多地烟草市场出现打着”台湾正品”“免税专供”旗号的阿里山香烟批发广告,宣称”厂家直供、保真低价”。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谓”货真价实”的香烟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跨境走私网络和真假混卖乱象。

一、市场乱象:批发价比零售价低40%

在福建厦门某商贸城,多家烟酒商铺公开摆放阿里山香烟样品。店主林某向暗访记者展示的报价单显示:阿里山(天韵)每条批发价280元,而正规渠道零售价为480元;阿里山(景泰典蓝)批发价仅需190元,不到市场价的一半。

“这些都是台湾直接过来的水货,没有加税所以便宜。”林某透露,其每月能稳定供货2000条以上,”要多少有多少”。当记者质疑香烟真伪时,对方立即出示”防伪验证教程”,声称可通过包装钢印、二维码等方式验货。

二、走私链条:渔船”蚂蚁搬家”式偷运

据海关总署公开通报,2023年厦门海关曾破获一起阿里山香烟走私案。犯罪团伙利用改装渔船,从金门海域分86次走私阿里山香烟12万条,案值逾5000万元。走私分子将香烟藏匿在渔船暗舱,每次仅运输100-200条,采用”蚂蚁搬家”方式逃避监管。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走私香烟存在质量问题。2022年浙江查获的2000条假冒阿里山香烟中,检测发现焦油含量超标3倍,部分样品含有非法添加的工业香精。这些伪劣产品通过批发渠道流入二三线城市的小型超市、网吧等场所。

三、真假难辨:高仿包装形成产业链

记者在广东汕头调查发现,当地存在完整的假冒香烟包装产业链。在某工业园区,个别印刷厂承接”特殊订单”,能以0.8元/套的价格提供包含条盒、小包、拉线、防伪标的全套包装。犯罪团伙收购低价卷烟后,换上高仿包装即可冒充正品销售。

“现在最新版的仿冒包装,连专业验货员都要借助仪器才能识别。”某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透露,近期查获的假烟中,有些使用了真烟回收的包装材料,防伪标识都是真实的,仅烟支为假冒。

四、监管困境:跨境协作存在难度

由于阿里山香烟属于台湾地区品牌,大陆监管部门在溯源追查时面临困难。2023年长三角地区联合执法中,曾查获标称”台湾金皇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但经核查该企业并不存在。犯罪分子利用两岸信息不对称,虚构生产厂商逃避打击。

目前,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加强对阿里山香烟的排查。上海在今年开展的”净市2024”专项行动中,重点监控火车站、机场周边的烟酒店铺,要求所有进口卷烟必须出示《进口烟草专卖许可证》和《海关货物报关单》。仅1月份就查处非法经营阿里山香烟案件17起。

五、消费者警示:低价香烟藏健康风险

医学专家指出,走私香烟往往未经严格质量检测。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建军表示,近期接诊的多例年轻肺病患者有吸食廉价进口烟史:”这些香烟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有些添加不明香料对呼吸道刺激尤其明显。”

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批发、零售烟草制品都必须取得许可证。消费者购买所谓”免税”“水货”香烟不仅权益无法保障,还可能因涉嫌购买走私物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正规渠道进口的阿里山香烟外包装均有简体中文警示语和完税标识,建议消费者通过合法门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