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暗访发现,部分标榜”免税正品”的越南代工香烟实为地下作坊仿冒品,一条涉及多国的灰色产业链正在侵蚀正规市场
一包香烟背后的跨国骗局
“这批货绝对保真,烟盒上的防伪码都能查到!”在广西东兴市一家不起眼的杂货店里,老板老陈信誓旦旦地向记者推销着柜台上包装精美的”越南代工”香烟。这些印着知名品牌logo的香烟,价格只有正规渠道的三分之一。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个以越南为生产基地,通过边境免税店渠道流入国内市场的假冒香烟产业链正在悄然扩张。这些所谓的”免税正品”,实际上大多来自越南的地下加工作坊,通过精心仿制包装和防伪标识,以假乱真地流入中国市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条灰色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完整网络。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不法分子甚至买通边境检查站工作人员,使这些假冒香烟能够顺利通关。
地下工厂的”精工细作”
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郊区的一处隐蔽厂房内,二十多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忙碌。他们手中的”产品”,是各种国际知名品牌的香烟。从包装印刷到烟丝填充,再到最后的塑封包装,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我们用的都是真烟丝,只是牌子是假的。”工厂负责人阿勇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防伪标识?那太简单了,我们有专门的设备可以仿制。”
这些地下工厂往往选址隐蔽,生产时间也多在夜间。为了逃避检查,他们通常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在一个地方生产一段时间后就转移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假冒香烟的包装工艺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记者拿到的样品与正品对比发现,无论是外包装的印刷质量还是内部的防伪标识,普通消费者几乎无法辨别真伪。
免税店成”洗白”渠道

这些假冒香烟是如何流入正规销售渠道的?调查发现,部分边境免税店成为了关键的”洗白”环节。
在中越边境的多个口岸,记者发现不少标榜”免税正品”的香烟专柜,销售的正是这些越南代工的假冒产品。由于免税店的特殊性质,消费者往往对其销售的商品真实性深信不疑。
“这些店都有正规的营业执照,谁能想到卖的是假货?”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一家边境免税店购买了两条某国际品牌香烟,回去后才发现是假货。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假冒香烟已经通过电商平台流入内地市场。记者在某大型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多家店铺打着”越南代购”“免税正品”的旗号,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所谓”免税香烟”。
健康与经济的双重危害
这些假冒香烟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地下工厂的生产环境无法保证,烟丝质量参差不齐,很可能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烟草行业专家李明警告说,”长期吸食这种香烟,健康风险会大大增加。”
从经济角度看,这条灰色产业链也给国家税收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估算,每年通过这种渠道流入中国的假冒香烟,造成的税收流失可能高达数十亿元。
监管困境与执法挑战
打击这类跨境假冒香烟贸易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涉及跨国犯罪,调查取证难度大;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反侦查能力强;再加上边境地区情况复杂,都给执法工作带来了挑战。
“这些团伙往往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每次只携带少量货物过关,即使被抓也够不上刑事处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边防检查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法律专家指出,现行法律对于跨境假冒商品贸易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所谓”免税香烟”,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业内专家给出了几点建议:
-
查看购买渠道:正规免税店通常设在口岸隔离区内,需要凭出入境证件购买;隔离区外声称”免税”的店铺大多不可信。
-
检查包装细节:正品香烟包装印刷精细,边缘裁切整齐;假冒产品往往在这些细节上露出马脚。
-
注意价格异常: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极有可能是假货。
-
扫描防伪码:虽然部分假冒产品也能伪造防伪码,但多次查询会显示异常。
-
口感对比:正品香烟燃烧均匀,口感醇和;假冒产品常有刺喉感。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背后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从原材料的非法采购到成品的跨境运输,从边境地区的”保护伞”到内地市场的销售网络,每一个环节都值得进一步深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