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惊现”烟草黑市” 消费者陷入真假难辨困局
“只要1688元,就能批发到市面上所有畅销香烟!”最近,一则关于1688平台烟草批发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记者调查发现,这个看似正规的电商平台,竟然成为了部分不法商家贩卖烟草的”灰色地带”。
打开1688网站,输入”香烟批发”等关键词,确实能搜到大量相关商品。这些店铺大多打着”烟草专卖”、”正规渠道”的旗号,商品图片上赫然印着”中华”、”玉溪”等知名品牌。价格更是诱人——比实体店便宜30%-50%不等。然而,当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时,得到的回复却耐人寻味。
“我们这是出口转内销的,绝对正品。”一位自称王经理的卖家这样解释低价原因。而当记者询问是否有烟草专卖许可证时,对方立即变得含糊其辞:”这个你放心,我们做了好几年了,从来没出过问题。”
烟草专卖制度遭遇电商挑战 监管面临新难题
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烟草制品实行专卖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这条红线正在被不断试探。
“这些网店大多采取’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北京市烟草专卖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常会用其他商品做掩护,实际交易通过线下完成,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记者发现,这些店铺的商品详情页往往只展示烟盒图片,不标注具体品牌和规格。交易时,卖家会引导买家添加微信或QQ,通过私聊确定具体品牌和数量,然后以”礼品”、”特产”等名义发货。
“我们查处过不少类似案件。”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所谓的’正品烟’,很多都是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真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低价诱惑下的消费陷阱 健康与钱包双重受损
“第一次买觉得捡了大便宜,后来才发现上当了。”广州的刘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去年底,他在1688上以市场价6折的价格购买了一条”软中华”,收到货后却发现味道不对。”抽了两根就头晕,后来找专业人士鉴定,说是高仿的假烟。”
更让刘先生气愤的是,当他联系卖家要求退货时,对方已经下架了所有商品,店铺也显示”不存在”。”钱不多,就当买个教训,但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实在太可恶了。”
假烟不仅让消费者经济损失,更危害健康。据中国控烟协会专家介绍,假烟往往使用劣质烟叶,生产过程中添加大量有害物质,焦油、尼古丁等含量远超国家标准,对吸食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平台监管缺位与消费者维权困境
面对平台上泛滥的烟草交易,1688平台是否知情?记者尝试联系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门,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不过,记者注意到,平台确实会不定期清理相关商品,但往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平台应该承担起主体责任。”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剑表示,”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对商家资质有审核义务,对违法交易有制止责任。这种明显的烟草非法交易长期存在,说明平台监管存在漏洞。”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维权之路更是艰难。由于这类交易往往通过私下转账完成,缺乏正规交易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很难通过正常渠道维权。再加上购买烟草本身就可能涉嫌违法,许多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烟草电商乱象背后的利益链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网络烟草卖家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有知情人透露,这些店铺大多由专业团队运营,有的甚至在全国多地设有仓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供销”体系。
“他们很懂得钻空子。”一位曾经从事过相关行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利用跨境电商政策,把国产烟伪装成出口商品再’回流’;或者通过某些边境地区的特殊政策,获取低价烟草资源。”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条灰色产业链正在向社交平台蔓延。记者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和社交APP上,都发现了类似的烟草销售信息,有的甚至打着”戒烟神器”的旗号推销电子烟,目标直指年轻群体。
多部门联动整治 长效机制待建立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烟草非法交易,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今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重大案件。
“光靠运动式执法是不够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平台责任、提升技术监管能力等。同时,也要加强消费者教育,让大家明白购买非法渠道烟草的危害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监管趋严,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变换手法。记者发现,近期网络上出现了更多隐晦的销售方式,如以”烟标收藏”、”空烟盒”为幌子,实际仍在从事烟草交易。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探索烟草电商治理新路径
放眼全球,各国对网络烟草销售都有严格限制。在美国,联邦法律明确禁止通过邮件或其他快递方式销售香烟;在欧盟,网络烟草销售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和年龄确认程序。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际经验。”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议,”比如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电商监管平台,实行’白名单’制度;或者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可疑交易进行实时监控。”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创新监管方式。例如,浙江省推出了”烟草网络交易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关键词识别、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自动筛查可疑交易线索,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消费者如何识别和防范风险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避免落入网络烟草交易的陷阱?业内专家给出了几点建议:
-
认准正规渠道。我国合法的烟草零售必须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消费者应选择有资质的实体店购买。
-
警惕异常低价。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极有可能是假烟或非法渠道获得的烟草。
-
注意交易方式。任何要求私下转账、脱离平台交易的行为都值得警惕。
-
保留证据。万一发生纠纷,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都是重要维权证据。
-
举报违法行为。发现非法网络烟草交易,可向当地烟草专卖局或12315平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