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知名B2B平台1688上出现大量以”出口专供”为名的烟草批发商,经调查发现部分商家存在资质造假、货品来源不明等问题。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标榜”外贸特供”的烟草店铺中,近三成无法提供完整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和《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涉嫌违反《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
一、”免税出口”成违规销售挡箭牌
在1688平台搜索”出口香烟批发”,显示超过200家相关店铺。其中名为”环球烟草贸易”的店铺宣称:”专业出口中东地区,单条芙蓉王仅售85元”,价格较国内市场低40%。当记者要求查看出口资质时,客服先发送了模糊的许可证照片,在追问下又改口称”报关单涉及商业机密”。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公然销售明确禁止网络交易的烟草制品。某店铺将中华香烟拆分为”中字礼盒”与”华字礼盒”分别上架,通过”买二送一”的促销方式变相整条销售。这种”化整为零”的销售手法,明显规避平台对烟草类目的监管规则。
二、跨境物流成灰色交易通道
调查发现,这些商家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完成交易:
1. 宣称”出口退税”要求买家自担运费
2. 提供”代发国内快递”的隐蔽服务
3. 引导客户转向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交易
广东某物流公司员工透露:”每月经手20多票所谓’电子配件’的包裹,实际都是香烟。用锡箔纸包裹后,X光机很难识别。”这种操作涉嫌违反《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其中明确将卷烟列入禁寄名录(超过两条即违规)。
三、真假混卖形成产业链
浙江某烟草专卖局近期查处了一起典型案件:不法分子回收高档烟盒,装入劣质烟丝后通过1688店铺以”海关罚没品”名义销售。查获的500条假冒中华香烟中,部分使用了真烟包装上的32位激光防伪码,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
“这些商家往往打时间差。”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表示:”等我们接到投诉去查,店铺已经下架商品或更名重开。2023年上半年,我们联合平台处理的类似店铺就达47家。”
四、平台审核机制存在漏洞
尽管1688平台要求烟草类商家提交《烟草专卖许可证》,但实际操作中存在明显漏洞:
– 部分商家上传的许可证PS痕迹明显
– 同一许可证被多个店铺重复使用
– 境外公司注册的店铺规避国内监管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七条,平台对经营者资质有法定审核义务。对于屡次出现问题的品类,应采取更严格的身份核验措施。
五、消费者维权陷入困境
多位受骗买家反映维权艰难:
– 河北张先生购入10条”出口版玉溪”,收货发现是过期产品,但商家已注销店铺
– 深圳李女士花3200元购买香烟后,被商家以”海关扣货”为由要求追加”清关费”
– 平台客服多以”涉及跨境交易”为由推诿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交易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通过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这意味着即便买到真货,交易行为也属违法。
六、多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近期,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已开展专项行动:
– 厦门海关查获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走私香烟案,案值超2000万
– 广州警方破获利用1688店铺引流的地下烟厂,查获假烟制造设备8台
– 浙江省网信办约谈1688平台,要求完善关键词过滤机制
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外贸烟”店铺背后往往存在更庞大的灰色产业链。某被捕嫌疑人供述,其通过1688接单后,货源实际来自地下作坊,部分甚至使用工业香精调制烟丝。
(注:文中涉及店铺名称均为化名,具体案件信息来自各地行政执法机关公开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