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消费者向本网反映,在某知名免税烟代购网站购买的”爆珠”香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记者历时半个月调查发现,一条由代购平台、中间商、小作坊构成的灰色产业链正在侵蚀免税烟草市场,价值数千万元的假冒”爆珠烟”通过精心包装流向全国市场。
一、事件回溯:消费者遭遇”爆珠不爆”怪象
2023年12月,深圳消费者王先生在某免税代购平台以368元/条的价格购入两条某品牌薄荷爆珠香烟。”第一次抽就发现不对劲,爆珠捏破后完全没有薄荷味,反而有股刺鼻的化学味。”王先生向记者展示的购买记录显示,该商品页面明确标注”100%正品保障”“海关全程溯源”。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上海虹口区烟草专卖局2024年1月查获的200余条假冒爆珠烟中,检测发现:
– 43%的爆珠填充物为工业用甘油
– 27%含有未标注的合成薄荷醇
– 15%爆珠外壳使用违规塑料材料
二、暗访调查:小作坊日产假爆珠超10万颗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暗访了位于东莞的某地下加工厂。该工厂负责人透露:”现在代购要的爆珠烟,我们分三个档次做:A货用真烟换假爆珠,B货烟丝掺30%替代品,C货完全仿制。”
造假技术手段一览:
-
爆珠替换术
回收正品烟支后,用注射器抽出原装爆珠液体,注入自制混合物。某代购商提供的”配方表”显示,成本最低的替代液每公斤仅需25元。 -
包装克隆链
在汕头查获的窝点中,警方发现包括激光防伪标、免税专用塑封膜等全套包装材料,仿真度达90%以上。 -
物流洗白套路
部分代购平台采用”保税区一日游”模式,将假烟送入保税仓再申报为跨境商品,获取合法物流凭证。
三、行业震动:多家平台涉假被约谈
2024年2月,广东省消委会公布的专项调查显示:
– 抽检的17家免税烟代购平台中
– 9家存在售假行为
– 虚假宣传投诉量同比上升217%
某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透露:”爆珠烟因为技术门槛高、利润空间大,已经成为造假重灾区。正品爆珠成本约占烟支总成本的35%,而假货可以压缩到5%以下。”
四、监管重拳:三部门联合开展”净珠行动”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
– 2023年全国查处假冒爆珠烟案件1.2万起
– 涉案金额超8.7亿元
– 打掉制假窝点134个
2024年3月启动的专项整治中,海关首次将”爆珠成分检测”纳入例行检查项目。上海海关查获的某批申报为”电子配件”的货物中,夹藏假冒爆珠烟液达120公斤。
五、专家解析:识别假爆珠的五大特征
中国烟草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程师李明指出,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初步鉴别:
1. 触感测试
正品爆珠位于滤嘴中部偏上位置,轻捏有弹性;假货常偏硬或位置偏移。
-
气味对比
真爆珠破裂后香气持久均匀;假货味道突兀且快速消散。 -
烟灰观察
正品烟灰呈灰白色且结块;掺假烟丝燃烧后烟灰发黑散落。 -
包装细节
免税标应有立体触感,假货多为平面印刷。 -
价格预警
正规渠道爆珠烟零售价不低于380元/条,过低价格必然存疑。
(注: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