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买免税烟,价格便宜一半!” 最近,一则关于2025年将开放免税香烟网上商城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疯传。这个看似诱人的”福利”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惊的灰色产业链。
一、”免税香烟”骗局席卷全国
家住杭州的小王最近在某个微信群看到这样一则广告:”2025免税香烟网上商城内测中,现在注册享终身VIP,可提前购买免税香烟”。心动之下,他支付了888元会员费,却只收到一个根本无法登录的网站链接。
“这已经是本周接到的第七起类似报案了。”杭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张明告诉记者,”骗子打着’2025免税香烟网上商城’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收割’智商税’。”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骗局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骗子通常以”内部渠道”“特殊关系”为噱头,承诺可以低价购买到免税香烟。他们精心设计虚假网站,甚至伪造政府文件,让受害者信以为真。
二、免税香烟真的存在吗?
“我国现行的烟草专卖制度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销售免税香烟。”国家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李强向记者强调,”所谓’2025年开放免税香烟网上销售’纯属子虚乌有。”
据了解,目前我国仅对出境旅客在指定免税店内购买香烟实行免税政策,且每人每次限购两条。任何其他渠道声称可以购买免税香烟的行为都属于违法。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指出:”网络上流传的免税香烟大多是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是通过走私等非法渠道获得的香烟,质量和安全都无法保证。”
三、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记者暗访发现,这个所谓的”免税香烟”灰色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 上游:不法分子通过边境走私、伪造免税标识等方式获取”货源”
- 中游:网络推广团队在各种社交平台发布诱人广告
- 下游:快递公司配合使用虚假发货信息逃避监管
“这些团伙非常狡猾,经常更换网站域名和收款账户。”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刘伟介绍,”他们利用人们对’免税’二字的信任心理,实施精准诈骗。”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诈骗团伙还开发了所谓的”加盟代理”模式,让受害者变成加害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害者告诉记者:”我被骗后,他们让我发展下线,说可以挽回损失,结果越陷越深。”
四、谁在为骗局买单?
数据显示,这类骗局的主要受害群体集中在25-45岁的男性烟民。他们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 对香烟价格敏感,追求”性价比”
- 轻信网络上的”特殊渠道”说法
- 缺乏对烟草专卖制度的了解
“我一个月抽烟要花2000多,看到能省一半的钱就心动了。”上海的一位受害者陈先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种贪图便宜的心理,恰恰成为了骗子最好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烟的流行,类似的骗局也开始向电子烟领域蔓延。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进口免税电子烟”的旗号,销售未经检验的劣质产品。
五、监管重拳出击
面对日益猖獗的”免税香烟”骗局,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网信办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 各大电商平台加强关键词过滤,下架相关违规商品
- 公安机关破获多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件
“我们正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也在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这类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对于网络上所谓的”免税”“特价”等宣传要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相关数据:
年份 | 查获假烟案件数 | 涉案金额(亿元) | 抓获犯罪嫌疑人 |
---|---|---|---|
2021 | 4.2万起 | 43.7 | 3.8万人 |
2022 | 5.1万起 | 57.3 | 4.5万人 |
2023 | 6.3万起 | 68.9 | 5.2万人 |
专家提醒:
- 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任何个人不得私自销售香烟
- 免税香烟仅限出境旅客在指定免税店购买
- 网络销售的”免税香烟”极有可能是假烟或走私烟
- 购买假烟不仅损失钱财,还可能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