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越南货”交易链
“要越南烟吗?比国产的便宜一半。”在广西东兴市某边境市场,一个皮肤黝黑的商贩压低声音向路人兜售。他迅速拉开随身携带的黑色塑料袋,露出几包印着越南文字的香烟,又立即合上,警惕地环顾四周。
这不是电影场景,而是中越边境每天都在上演的真实交易。越南香烟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异国风味”吸引了不少中国消费者,形成了一条隐秘的地下交易链。记者历时一个月调查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
价格差催生的”地下经济”
在正规渠道,一包中华香烟的零售价约为70元,而同样档次的越南产香烟在当地仅售15-20元人民币。巨大的价格差让不少中国烟民趋之若鹜。
“越南烟确实便宜,但质量参差不齐。”曾经在越南工作五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有些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有些则是小作坊的假冒产品,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越边境查获的走私香烟案件达120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这些数字只是冰山一角,更多交易通过”蚂蚁搬家”式的小规模走私悄然进行。
边境城市的”特殊生意”
东兴、凭祥等中越边境城市成为越南香烟流入中国的”桥头堡”。在这里,越南香烟交易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早上越南人带过来,中午中国商贩接手,下午就发往全国各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边境居民描述了典型的交易流程。这些香烟通过物流、快递甚至客运大巴流向内地,最终出现在一些小商店、夜市甚至网络平台上。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越烟”“免税烟”等关键词搜索,发现大量暗示性商品,价格从100元到300元不等。卖家通常要求加微信私聊,交易过程极为隐蔽。
健康与法律的双重风险
“越南香烟未经中国检验检疫,可能存在严重健康隐患。”北京市控烟协会专家指出,”许多走私烟尼古丁和焦油含量远超国家标准,对吸食者危害更大。”
法律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根据中国《烟草专卖法》,未经许可销售烟草制品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非法经营罪。2021年,广东某男子因贩卖越南香烟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监管困境与执法难题
“边境线长,监管难度大。”一位边境海关工作人员坦言,”走私者手段翻新,有的把香烟藏在水果箱里,有的甚至用无人机跨境运输。”
更棘手的是,部分消费者明知违法却依然购买。”便宜就是硬道理”的心态让打击工作事倍功半。执法人员表示,除了加强边境管控,更需要公众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非法烟草制品。
替代品市场的兴起
随着监管趋严,一些商家开始打擦边球,推出所谓的”越南风味”电子烟。这些产品宣称具有越南香烟的口感,但法律地位同样模糊。
“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业内专家警告,未经审批的电子烟产品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烟草制品。
夜幕降临,中越边境的某个小巷里,交易仍在继续。商贩和顾客都心照不宣地保持着警惕,这场”掩耳盗铃”的游戏似乎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