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知名B2B平台1688上出现大量标注”香烟一手货源”“厂家直销”的违规商家,这些店铺通过模糊商品描述、使用暗语交易等方式规避平台监管。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甚至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形成了一条隐蔽的线上烟草非法交易链条。
一、”茶叶罐里藏玄机”:暗语交易成行业潜规则
在1688平台搜索”香烟”关键词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予显示”。但记者更换搜索词后发现,大量商家以”口粮”“香火因”“草料”等暗语替代,商品主图多展示空白包装盒或茶叶罐,详情页却标注”某品牌替代”“口感95%相似”等诱导性描述。
2023年12月,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犯罪嫌疑人张某在1688以”福建铁观音特级包装”为名,实际销售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通过物流发往全国2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达870万元。执法人员查获时发现,每个茶叶罐内藏有2条香烟,外包装喷码均被故意磨损。
二、资质造假触目惊心 三成店铺证照存疑
记者抽样调查了平台50家宣称”烟草厂家直供”的店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 32家店铺展示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存在PS修改痕迹,其中8家许可证编号与工商注册信息不符
- 15家店铺使用同一张许可证图片,但公司名称各不相同
- 部分商家提供的”电子许可证”扫描件,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系统无法验证
2024年1月,湖南长沙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一起案件中,涉事店铺使用的许可证系盗用江西某烟草公司的真实证件,仅修改了经营者姓名。该店铺半年内完成交易1200余笔,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三、物流环节”化整为零” 新型走私手段浮现
这些违规商家普遍采用三种发货方式:
– 分拆包装:将整条香烟拆成单包,混入零食箱发货
– 多层伪装:使用电子产品包装盒,中间夹带香烟
– 到付代发:通过第三方物流代收货款,规避平台交易记录
2023年10月,青岛海关截获的跨境包裹中,200个标注为”蓝牙耳机”的快递箱内,每个仅放置2盒香烟,利用”蚂蚁搬家”方式逃避关税。经查,这批货物源头正来自1688某”数码配件批发商”。
四、平台审核机制存漏洞 消费者维权困难重重
尽管1688平台声称采取”AI+人工”双重审核,但违规店铺仍能通过以下方式规避:
1. 夜间上架商品,利用审核时间差
2. 定期更换关键词,如近期出现的”庆典用品”“收藏卡牌”等新暗语
3. 引导买家添加微信、QQ等第三方通讯工具完成交易
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反映,其购买的”样品烟丝”到货后发现是假冒卷烟,但平台以”商品描述不符”为由仅同意退款,拒绝假一赔十的诉求。由于交易过程中被引导至微信转账,相关聊天记录无法作为维权证据。
五、多地开展专项整治 电子取证成破局关键
近期,广东、福建等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专项治理:
– 深圳市监部门开发”烟草许可证OCR核验系统”,自动比对平台商家证照
– 杭州警方运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异常交易模型”,锁定28个虚拟发货仓库
– 厦门海关试点”CT智能审图”,香烟检出率提升至92%
2024年2月,江苏扬州破获的案例中,执法人员通过追踪1688店铺的客服IP地址,顺藤摸瓜摧毁了一个横跨6省的假烟生产网络,现场查获假冒品牌香烟1.2万条,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注:文中涉及案件信息均来自各地政府公开通报及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