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个烟草批发集散地出现打着”货真价实”旗号的香烟批发商,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渠道大肆宣传”厂家直供”“海关罚没”“免税渠道”等特殊货源。记者历时一个月暗访调查,发现这类交易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
一、”特殊渠道”香烟批发乱象调查
在南方某大型物流集散地,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接触到自称”王经理”的供货方。其通过微信展示的仓库视频显示,超过200平米的库房堆满中华、玉溪、黄鹤楼等品牌香烟,报价仅为市场零售价的40%-60%。
“我们这都是海关扣押的免税烟,绝对保真。”王经理向记者出示了模糊的”海关放行单”照片,但当记者要求查看清晰原件时,对方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类似情况在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调查中多次出现。
典型案例:2023年珠海假烟案
去年12月,珠海警方破获涉案金额超2亿元的假烟团伙。该团伙通过仿制免税标签、伪造检验证明等方式,将劣质烟草包装成”海关罚没品”销售。主犯张某交代,其批发给下级代理的价格仅为正品烟草的三分之一。
二、所谓”品质保证”的三大猫腻
-
证明文件造假技术升级
多地烟草稽查部门发现,近期查获的非法卷烟普遍采用”四件套”造假:- 伪造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
- 篡改日期的检验报告
- 仿制海关扣押清单
- 虚假的激光防伪标识
-
真假混卖规避检测
浙江某烟草零售商李女士向记者透露,部分批发商会采用”前真后假”的销售策略:”第一次交易给正品建立信任,等进货量大了就开始掺假,比例最高能达到7成假货。” -
走私烟卫生隐患突出
2024年3月,广西疾控中心检测显示,在中越边境查获的走私香烟中:- 霉菌超标样本占比62%
- 重金属含量超标34%
- 部分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
三、法律风险警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
– 无证批发烟草制品可处违法经营总额20%-50%罚款
– 销售伪劣卷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非法经营额超5万元或违法所得超2万元即达刑事立案标准
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律师指出:”近期多起案件中,不仅批发商被追责,明知是非法渠道仍大量采购的零售商也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四、正规渠道识别指南
合法烟草批发应具备:
1. 有效的《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
2. 可验证的32位烟草专卖准运证编码
3. 中国烟草总公司统一的喷码标识
4.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现有:
– 合法批发企业仅532家
– 持证零售商户560万家
– 查获非法卷烟案件同比上升17%
五、消费者维权困境
由于非法渠道香烟缺乏正规购销凭证,消费者维权面临诸多障碍:
– 无法通过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追溯
– 多数支付采用个人账户转账难以追讨
– 质量问题导致健康损害难以举证
2023年北京朝阳法院受理的19起烟草消费纠纷中,涉及非法渠道购买的17起均因”无法确认被告主体身份”被驳回起诉。
附:近期典型案例摘录
-
2024年1月 深圳”海淘烟”诈骗案
犯罪团伙以”代购免税烟”为名收取货款后消失,涉案金额超800万元,受害者达300余人。 -
2023年8月 昆明仓库纵火案
非法囤积卷烟为逃避检查点燃仓库,导致相邻三家正规商铺严重损失。 -
2024年4月 杭州网络售假案
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示”烟草工厂实拍”,实际发货地为城中村出租屋,查获假烟1.2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