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浙江有什么烟“烟消雾散”

杭州2023年X月X日电 随着浙江省”烟消雾散”控烟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全省公共场所吸烟率同比下降42%,电子烟实体店数量减少68%。这场始于2022年的健康浙江建设重点工程,正在通过立法、执法、宣教”三管齐下”的方式,让”烟消雾散”从口号变为现实。

立法先行:全国首部综合性控烟法规落地

2023年1月1日,《浙江省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将电子烟纳入监管范围,明确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条例实施首月,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就开出全国首张电子烟公共场所违法吸食罚单。

“在西湖文化广场巡查时,发现有人使用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参与执法的卫生监督员王磊展示的执法记录仪画面显示,涉事男子最终被处以200元罚款。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查处违法吸烟行为1.2万起,其中电子烟违规案例占比达37%。

数字赋能:”浙里办”上线控烟监管系统

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浙江省创新开发”控烟一张图”智能监管平台。通过接入3.6万家重点场所的监控系统,运用AI识别技术自动抓拍吸烟行为。绍兴市柯桥区试点期间,系统识别准确率达89%,日均自动推送违规线索120余条。

“上周在商场洗手间抽烟,第二天就收到短信提醒。”杭州余杭区居民张先生展示的手机短信显示,系统不仅精确标注违规时间地点,还附带戒烟门诊预约链接。该系统运行半年来,累计发送警示信息4.3万条,后续跟踪显示38%的接收者主动寻求戒烟帮助。

重点突破:校园周边烟草销售清零行动

2023年春季开学季,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专项治理,要求校园周边100米内烟草销售点全部迁离。在温州瓯海区,某中学对面开了15年的便利店老板林建军主动拆除烟草专卖许可证:”虽然每月少赚5000多元,但孩子们的健康更重要。”

数据显示,专项行动共清理校园周边烟草零售点2378家,查处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46起。宁波镇海区还试点”电子围栏”技术,当学生靠近存留烟草点时,家长手机将收到预警通知。

产业转型:传统烟草种植区改种中药材

在浙江传统晒红烟主产区松阳县,5000亩烟田正逐步改种杭白菊、三叶青等道地药材。当地政府提供每亩1500元的转型补贴,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驻点指导。曾是种烟能手的村民刘土根算过账:”种药材虽然周期长,但价格稳定,还能做乡村旅游。”

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烟草种植面积较上年缩减58%,取而代之的是1.2万亩中药材基地和8000亩高山蔬菜园。金华武义县更将废弃烟炕改造成香菇种植大棚,带动200余农户户均增收3万元。

戒烟服务:互联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互联网医院首创”30秒极速戒烟门诊”,患者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就能获得在线评估、处方开具和药物配送服务。副院长黄飞航介绍:”系统会根据吸烟指数自动匹配干预方案,重度依赖者可直接转介线下治疗。”

在台州椒江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新增戒烟管理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一氧化碳检测仪,定期随访时进行呼吸检测。46岁的糖尿病患者陈伟在医生监督下,三个月内吸烟量从每日20支降至3支,空腹血糖值同步下降2.1mmol/L。

文化引领:无烟亚运彰显城市形象

随着杭州亚运会临近,奥体中心场馆群全面实行”无烟亚运”标准。场馆内设置37个烟雾报警装置,5000名志愿者接受控烟劝导培训。主媒体中心特别设计透明吸烟舱,采用三重过滤系统确保烟雾零外泄。

“连打火机都成了违禁品。”来自马来西亚的记者Adnan发现,安检口配备打火机回收箱,但可以兑换亚运纪念徽章。组委会数据显示,测试赛期间共回收打火机2300余个,场馆内未发生一起吸烟行为。

企业响应:职场健康管理纳入KPI

阿里巴巴集团将”无烟办公室”建设纳入部门考核,在西溪园区设置8个室外吸烟亭,全部配备空气净化装置。员工每季度可申领1天带薪”戒烟假”,成功戒烟者额外奖励3天年假。2023年员工体检数据显示,呼吸道异常指标同比下降29%。

在宁波舟山港,桥吊司机岗位招聘明确要求非吸烟者优先。人力资源总监李明解释:”我们测算过,吸烟员工年均因病缺勤多4.7天,设备误操作率高63%。”该政策实施后,新入职员工吸烟率从35%降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