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多地出现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非法香烟批发的现象。这些不法商家利用网络平台的隐蔽性,以”免税烟”“外贸原单”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实则销售假冒伪劣或走私烟草制品。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交易不仅涉嫌违法,更存在严重的产品质量和资金安全隐患。
一、微信成非法烟草交易新渠道
在广州某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小王向记者反映,其微信朋友圈近期频繁出现”广东一手烟商”“免税香烟批发”等广告。”价格比正规渠道便宜近一半,还承诺送货上门。”小王表示,这类广告通常配有精美图片,标注”中华”“玉溪”等知名品牌,极具诱惑力。
据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查处网络涉烟违法案件287起,其中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交易的占比达63%,较去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这些非法交易往往以”微商”“代购”名义伪装,实则从事无证经营或走私活动。
二、典型案例:假冒”中华”烟牵出跨省团伙
2023年5月,东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微信售假烟案。犯罪团伙通过30余个微信号发展下级代理,利用”一件代发”“扫码验真”等话术骗取信任。经查,该团伙销售的所谓”免税中华”实为地下作坊仿制,每条成本不足百元,却以400-600元价格出售。
“这些假烟使用劣质烟叶和过量香精,焦油含量超标3倍以上。”办案民警透露,该案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查获假烟1.2万条,涉及广东、湖南、江西等6个省份。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消费者明知是假烟仍因价格低廉持续购买。
三、新型骗局:”空手套白狼”式交易
记者暗访发现,部分非法烟商采用更隐蔽的交易方式:
1. 定金诈骗:要求先付30%-50%定金,收款后立即拉黑
2. 货到付款陷阱:快递包裹内实际为廉价替代品
3. 虚假验货:提供仿造的烟草专卖防伪码查询页面
深圳龙岗区某受害者张先生讲述:”转账3800元订购10条’芙蓉王’,对方发来快递单号后就失联了,所谓’物流信息’根本查询不到。”
四、监管持续加码 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近期启动”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
– 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涉烟广告
– 通过社交软件私下交易
– 物流寄递环节的违法贩运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及实施条例,未取得许可证从事烟草专卖品销售可处违法经营额20%-50%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通过非法渠道购烟同样面临行政处罚风险。
五、识别非法烟草交易的五个特征
- 价格异常低廉:通常低于市场价30%以上
- 回避资质证明:无法提供烟草专卖许可证
- 交易方式隐蔽:要求微信转账、虚拟货币支付
- 包装存疑:无中文标识或警示语不全
- 销售说辞夸张:宣称”海关扣押品”“特殊渠道”
广州市民李女士分享鉴别经验:”正规卷烟条包都有32位防伪码,能在’中国烟草市场’官网验证。那些拒绝开发票的基本都有问题。”
(注:文中消费者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