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海关查获以”免税香烟代理”为幌子的走私案件,不法分子通过伪造价格表、虚标产地等方式将走私香烟混入正规销售渠道。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批发价格表往往标注”机场免税店同源”“海关备案”等虚假信息,实际货源多来自跨境走私或地下作坊。
一、虚假价格表成走私”通行证”:三地联合破获案值2.3亿假烟案
2023年8月,广州海关联合烟草专卖局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假烟案,现场查获印有”中免集团批发价目表”的伪造单据217份。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其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中华烟免税批发价380元/条”的虚假广告(市场价约650元/条),实际销售的却是走私入境的越南版中华烟。
无独有偶,今年3月杭州萧山机场海关在入境货物中查获600条伪装成”样品”的香烟,包装箱内夹带的价目表显示”日上免税行专属渠道”。经核实,该批香烟系不法分子利用跨境电商”化整为零”走私入境,所谓的免税价目表系PS伪造。
关键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获走私香烟案件同比上升34%
- 伪造免税价格表的案件占比达61%
- 虚假价目表标注价格通常比正规渠道低40%-60%
二、走私香烟的”洗白”套路:从伪造单据到渠道渗透
记者暗访某”免税香烟批发”微信群发现,不法分子主要采用三种手段混淆视听:
-
单据造假:仿制中免集团、日上免税行等企业的LOGO和格式,在价格表添加”海关监管码”“保税仓直发”等字样。某查获案例显示,造假者甚至制作了可扫码跳转虚假官网的二维码。
-
产地伪装:将东南亚生产的香烟标注为”出口转内销”版本。2022年深圳查获的案例中,走私团伙将越南产香烟重新包装,在条盒粘贴伪造的”专供出口”中文标识。
-
渠道嫁接:通过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渠道渗透。江苏某案件披露,犯罪团伙利用社区便利店代收发货,将走私香烟混入正规烟草配送体系。
三、识别真假免税烟的五大特征
国家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示,正规免税香烟必须具备:
- 中国关税未付专供出口字样
- 免税店专用防伪标识(如中免集团的激光防伪标)
- 与完税香烟不同的条形码段
- 限定购买凭证(机票/船票等)
-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标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出现的”海南离岛免税提货单”也成为造假重灾区。海口海关查获的案例显示,有团伙利用PS修改电子提货单日期和数量,将单次限购的10条香烟虚增至50条进行倒卖。
四、监管重拳出击:电子追溯系统即将上线
针对免税香烟乱象,有关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
– 海关总署推行”免税品溯源管理平台”,预计2024年实现扫码验真全覆盖
– 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已纳入免税烟监管模块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将伪造免税证明文件行为纳入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的适用范围
2023年5月,上海虹桥机场海关启用新型CT智能审图系统,仅一个月就通过包装特征识别出23起香烟走私案。该系统能自动比对免税品申报数据与实物特征,准确识别出”外包装无免税标识却申报为免税品”的异常情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仍存在”免税烟代购”“机场内部渠道”等违规商品。某平台商家向记者展示的”中华(硬盒)免税批发价目表”显示398元/条,但要求”100条起批不接受验货”,经核实该商家并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
(注:文中涉及案件信息均来自公安机关公开通报)